创建时间1980年9月 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凤凰山(原校址:育才路) 1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 教学、实验、生活服务、体育活动四个区域。 拥有教学楼三栋、实验楼一栋、学生公寓三栋、食堂一栋、体育馆两栋、标准体育场一个。 历史沿革 从1980年建校至今,三十年间,本溪县高中经历了六任校长。六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六种相似的奋斗情怀。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步步层楼,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马永义出任本溪县高中第六任校长以来,学校更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提升。本溪县高中崭新的一页,从2002年那个灿烂的5月翻开…… 2002年5月,肩负着领导的重托和家乡父老的殷殷期盼,带着梦想和希望,马永义走上了本溪县高中校长的岗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驱使以马永义校长为核心的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制定了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赢得高考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基的发展战略,以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保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数十年的从教历程中,马永义的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他拥有研究生学历,是中学高级教师,还是辽宁省教育学会理事,辽宁省示范性高中验收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刊》学术研究员,辽宁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等。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光环加身的马永义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头脑,一颗淡定的心。他深知,要想使有着光荣传统的本溪县高中在他的带领下更好地走向未来,必须找准学校发展的动力,而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正是关键之所在。为此,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从理清发展思路出发,从解决实际问题着眼,确立了“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持续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并把“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发展,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作为育人目标,力求体制机制创新。 2002年起,学校在全市率先出台了以实施《岗位责任制》《考核评估制》《全员聘任制》《奖励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制”改革。实行定岗、定员、竞聘上岗、公平竞争、能上能下、有序分流、有效激励的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政通人和百业兴。以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基础和依托,近年来本溪县高中的教育教学成绩一路攀升,高考升学率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质量目标。学校逐步走出了辽宁,在全国视野内为社会所熟知,先后获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辽宁省绿色学校、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国防生生源基地等近百项荣誉称号。经过三十年的历练与洗礼,在“特色树品牌,全面育英才”的教育之路上,本溪县高中的步伐越来越稳健,越来越坚实! 办学特色 本溪县高级中学始建于1976年5月,原称本溪县第二中学,1980年定为省、市、县三级重点高中,校名改称本溪县高级中学,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高中。 建校以来,一届又一届的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使学校薪火相传,生机盎然。30年来,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和惠及子孙后代为办学目标,确立了“坚持学习、借鉴、探索、创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的先进教育观念。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综合素质,强化示范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把县高中做大做强”的办学思路,并把“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发展,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作为育人的目标。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殿堂,发展的沃土,成才的摇篮。 以“崇德尚学、笃志报国”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受生、博学严谨”的教风和“勤学多思,博览求真”的学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保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出一条“学校有特色、班级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之路。建校30年来,学校实现了由创业到崛起、由创新到腾飞的历史性跨越。以其先进的办学思想,富有特色的治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科学的管理体制和优异的教学质量成为辽宁省县级中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 学校概况 一流的办学条件:学校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拥有4栋教学楼,3栋宿舍楼,占地2.4万平方米的标准体育场,54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2460平方米的食堂,3200平方米的体艺馆,1000平方米的乒乓球馆,2700平方米的体操房、美术、音乐专用教室,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建有三厅、五室、六大系统,电子大厅微机240台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供学习备课使用。建有覆盖所有教学区的有线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1000M骨干网络连接各教学区,100M以太网到教师办公桌面,10M校园网出口连接国际互联网。覆盖全部教学班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图书馆阅览大厅1100平方米,藏书10万册,电子图书5万册,杂志500余种,全天对广大师生开放。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一流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人,学校共培养了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特级教师3人,辽宁省劳动模范1人,本溪市劳动模范2人。研究生27人,一线教师本科学历达到100%,中学高级教师71人,中学一级教师66人,市以上学科带头人14人,市以上名师8人,市县两级骨干教师42人,本溪市首批“十一五”期间学科专业引领人才17人,在校生人,66个教学班。教师是立校之本,是最宝贵的资源,学校开展“名师工程”、“1358”工程,始终把师资培训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以人性化管理促进个性发展,以科学化管理促专业发展,以精细化管理促进整体性提高”。骨干教师群体已经形成,培养了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名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力量。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流的管理: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以年部为主体的直线式管理体制。其它处室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协调、咨询、服务、检查、评价、培训、指导。隶属关系明确,职责明晰,运转顺畅。学校2002年开始实施“四制”改革,通过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四制改革方案”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岗位责任制》,定岗定责,目标明确,评判有据,优质高效。《考核评估制》全员考核,全程考核,注重实效。《全员聘任制》形成“定岗定员,竞聘上岗,优化结构,转岗分流,有序流动,有效激励”的用人机制。《奖励工资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拉大资金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和“三个倾斜”政策,即“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班主任倾斜”的原则,切实发挥绩效工资的导向作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流的教师质量:建校30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数以千计的学子考入重点大学,数以百计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全国一流大学。一批批学子从这里化蛹成蝶,蟾宫折桂,走向自己理想的高等学府。他们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各行各业脱颖而出,为祖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这一培养目标让高中学子终生受益。科学严谨的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以来,高考成绩屡创新高。2005年一本上线397人,二本上线797人。2006年一本上线305人,二本上线805人。 2007年一本上线306人,二本上线810人。 2008年一本上线312人,二本上线807人。2009年一本上线353人,二本上线807人。2010年一本上线343人,二本上线852人。高考的优秀率,一本率、二本率同步增长,实现了学校提出的低(分)进高(分)出,高进优出,大面积提高质量的目标,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一流的校园环境:校园建筑恢宏大气,错落有致,进入高中园区就仿拂置身于一个优雅别致的大花园。高大的孔子雕像下篆刻着《论语》中的经世名言;象征着“最美的、第一的”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之果”,其直径2.0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苹果,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前后两盏24米高的伞型豪华灯犹如航标一样,指引着莘莘学子走出大山,奔向远方,激情的音乐喷泉又仿佛为花季少年编着五彩缤纷的梦想;“四大发明”巨型铸铜浮雕尽显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多年校园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校园文化为一体,发挥着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育人功能。优良的传统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多年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心系教育善若水,桃李不言下成溪,广大教师把争当“育人的典范、师德的楷模”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吸纳多元文化。先后有韩国、美国、瑞典、日本等国际友人到校参观访问,学校与韩国忠清大学、日本九洲大学结成友好的学校,与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120中学等省级示范高中密切联系,并于2008年加入沈阳市郊区重点中学联合体。学校坚持“学习、借鉴、融合、发展”的观念,与兄弟学校进行广泛交流,吸收多元文化理念,在交流中借鉴,在融合中发展,在学习中创新。以“民主、科学、开放、多元”为鲜明特色,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示范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学校、教育部全国项目办“全国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全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材实验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先进实验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体育培养后备人才试点中学、辽宁省示范性高中、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学校、辽宁省新课改样本校、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绿色学校、辽宁省农村绿化示范学校、辽宁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辽宁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中小学大课间操比赛第一名、本溪市德育示范学校、本溪市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本溪市高考先进单位、本溪市继续教育先进学校、本溪市电教先进学校、本溪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本溪市花园式单位、本溪市先进职工之家。 本溪县高级中学能取得如此娇人的成绩,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及全县人民鼎立支持的结果,也凝聚着几代高中人的不懈努力。展望未来,全体高中人将信心满怀,迈着豪迈的步伐,阔步前进。用我们的勤勉、智慧和力量铸就县高中更加辉煌的明天! 教学名师 本溪县高中十分注重名师品牌的打造,以此影响、带动全体教师的成长进步。学校将教育专家、外校名师请进学校,对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专题讲座,并广泛开展师德报告会、演讲比赛、评选“阳光教师”等活动,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如今学校已涌现出了一批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师德典型。在此基础上,学校以加强学科组建设为重点,培养了一批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体现学科特色的领军人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为名师成长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学习、参观考察和进修,多次承担省、市各学科的教研会、研讨会,多名教师在各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骨干教师群体的形成,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培养新教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1、3、5、8”工程加速青年教师成长 针对学校青年教师不断增多的实际情况,本溪县高中实施了“1、3、5、8”工程,即使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胜任,五年成为骨干,八年成为学科带头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一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师入职后,更是通过师徒结对、安排指导教师、召开新老教师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全程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培训;另一方面,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希望之星”青年教师公开课大赛、教学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使青年教师学有压力,做有动力,干有收获。通过系统的培训指导,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本溪县高中未来的发展积蓄了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以科研促教研,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马永义校长一直把教育科研作为教师成长、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学校努力为广大教师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科研条件,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课题的研究任务,如全国教育科研规划“十五”国家重点课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现状调查及课程资源综合开发综合研究》、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探索高中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发展的新人才》等,并获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现仍承担着16项课题的研究工作。针对新课改的要求,本溪县高中适时提出了《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校本课题,制定了《本溪县高中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举行了各学科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三级高效课堂研讨课。通过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有效教学、全效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本溪县高中已经形成,学校也被确定为省课改样本校。此外,本溪县高中还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先后编制出版了九册校本教材。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设置两课时校本课程,内容涵盖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人文等诸多领域,由学生自主选修,兼职教师集中辅导。贴近实际的校本课程有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本溪县高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涌现出一大批科研骨干教师,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公开发表,千余篇论文获省以上优秀论文或优秀科研成果奖。五十余位教师在全国、东北三省、辽宁省和本溪市青年教师优秀课展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4月马永义校长获辽宁省五十名专家型名校长称号。一支以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领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本着“争先、精品、效率、创新、合作、危机”的意识,秉承着“奉献、吃苦、乐观、自信、公正、无私”的精神,成为了本溪县高中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荣获省文明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全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与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本溪市德育示范校、市AAAA卫生模范单位、市“三五”依法治市先进集体、市警校共建先进集体、市贯彻国家《电教规程》先进单位、市花园式学校、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职工之家、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学教学管理AA级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充分展示了一所特色学校应有的内涵与魅力。 教育科研 (一)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实施“课题牵动”战略,突出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学校设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培训处,有专兼职教研、科研人员。教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总结、有推广,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承担科研立项教改实验课题,实施指导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等具体工作,学校投入足够的经费,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研项目 1、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面向21世纪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实验》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现状调查及课程资源开发综合研究》 3、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探索高中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发展的创新人才》 4、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关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三)教科研成果 1、学校被授予“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 2、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实验”实验学校。 3、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关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获优秀科研成果奖。 4、辽宁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课题《微型无害化学实验的经济效益》获省优秀科研成果奖。 5、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研究课题《探索高中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发展的创新人才》获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6、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现状调查及课程资源开发综合研究》获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7、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面向21世纪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实验》获优秀科研成果奖. 8、省级科研项目《探索高中素质教育课堂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的研究》获辽宁省首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教科研起到了先导作用,推动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教科研骨干。近年来,学校教科研成果显著,400余篇论文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多项科研成果得到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